航運股人氣退潮?8月初貨櫃三雄成交比重出現下滑,以8月10日來說,航運類成交金額占大盤比重降至約32%,當沖比降至約40%,有別於今年6、7月成交比重普遍在5成、當沖比破7成的態勢,讓不少股民感嘆:「海水冷了。」專家指出,航運股量能萎縮,現階段漲跌力道恐怕不如以往,操作上要以中長線逢低布局的角度,留意融資變化與法人買盤。
近日航運股成交量萎縮,成交金額占大盤比重回落在25%至35%之間,反觀電子股成交比重逐步上升至5成。以8月10日來說,電子股成交值達50.93%,成交值1739億元,遠高於航運股的成交比重32%、成交值1140億元。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觀察基本面,雖然現階段缺船、缺櫃等問題仍然難解,但隨美國疫苗施打率高,港口運作及境內物流逐步緩解,最大航運壓力減輕,加上上半年股價漲幅過大,整體來說,短線上多方信心不足,買盤縮手,現在也相對不容易再走波段行情,預計震盪整理期間將拉長,操作上建議以中長線逢低布局的角度思考,千萬別追價。
另一方面,財經專家謝晨彥指出,航運族群屬於景氣循環股,受惠美國通過1.2兆美元的基礎建設法案,景氣2022年仍會往上走,但隨著貨櫃三雄財報陸續揭露、股價走到高點,短線上投資人逐漸失去進場的理由。
「目前航運的融資餘額還是偏高,可靜待籌碼沉澱,當浮額清洗的差不多時,法人機構重新進場,股價才可能再漲一段行情。」謝晨彥說,去年長榮、陽明在波段起漲點前,融資使用率僅不到4%,但現在卻飆升到20%以上,顯示融資過熱,籌碼凌亂,僅有萬海目前融資使用率偏低,約在9%。
他強調,主力要洗融資籌碼,不一定要靠大跌的手段,橫盤整理也能夠讓籌碼沉澱,因此預料股價橫盤時間將拉長,建議投資人在操作上,可留意融資變化,與主力機構買盤是否連續買超,再伺機進場。
更多鏡週刊報導
【航運股操作2】當沖優惠擬取消航運股量縮築底 法人:進場機會來了
金融消費爭議 賠付門檻從100萬上調至120萬
【當沖違約風險1】長榮爆單日違約交割金額4615萬 驚見有人連3500元都付不出
更多財經相關新聞
萬元生活補貼 新增兩族群
振興券加碼 六都有動作
家樂福傳賣 通路大洗牌
三星新折疊機 不到1,000美元
康舒改選 許勝雄交棒兒子
今日推薦影音
離婚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