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Nikon Z7/Z6作為下一個百年的代表作,除了有媲美最高傑作D850的畫質,也破天荒加入了機身防手震的功能,此外縮短法蘭距、放大接環尺寸、縮小與減輕機身體積,在在都回應了消費者訴求。但有一個消費者很想要,但Z系列剛推出時沒有放進去的功能,那就是「眼睛自動對焦」功能。
在Z7/Z6發表時,我們想依照Nikon過去的慣例,要有眼睛自動追焦大概是要等下一個世代的產品才會出現,沒想到今年5/16,就以「韌體更新」的姿態,將眼睛自動對焦的功能加入了Z6與Z7兩台機身中。而本次韌體更新也將Z6的最低對焦亮度檢測範圍降低至-6EV,這篇文章要帶領各位來看看Z6與Z7的表現。
韌體更新這件事,在過去的數位單眼時代,通常就是某個產品的哪裡出了問題,需要韌體更新來改進;數位單眼的機械功能還是大於電子功能,產品推出差不多就是定了,韌體更新一般是在改一些小錯。更不更新都不會有太大差別的事。但推進到無反相機,電子性能主導了相機的大部分功能,韌體更新的幅度就差很多了,例如對焦能力就經常是現代無反相機更新的重點,又例如相機新增色調等等。
而相機的韌體更新成為一個令人期待的事情,大概是從Fujifilm開始的,他們每次產品韌體更新的程度,都好像是要把前一代的產品拉成最新產品似的,提昇的幅度之大,讓所有粉絲們都感到好像換了一台新的相機。而近期Sony、Canon與Nikon也開始走這個套路,讓韌體更新的幅度非常有感。
在今年5/16的Z6/Z7韌體更新,Z6/Z7就特地加入了近幾年Sony所帶起來的「眼睛偵測AF」功能,也算是回應廣大的消費者需求,拍人像通常我們就是對焦在眼睛,但如果人物是會移動的,過去使用臉部自動對焦時,側臉時相機可能就會有不知道該對焦在哪的疑慮。所以眼部自動對焦是讓使用者能夠更精確的對焦在眼睛上頭。是相當實用的功能。另外,Z6也把最低對焦偵測亮度,從-4EV降低至-6EV,幾乎是肉眼無法辨識的程度。這篇文章我們就要來看看「眼睛偵測AF」與「-6EV對焦」的實戰性到底如何。
眼睛偵測AF是Z6/Z7從V1.01/V1.03更新到V2.00之後最重要的一個功能。過去Z系列已經有臉部自動對焦,也可以同時執行AF-C,但就是沒有追蹤眼部的功能。韌體更新之後也算是回覆消費者期待,我們來看看更新後與未更新的Z7比較差異。
更新後要使用眼睛偵測AF功能,有幾個設定需要遵守:
兩台相機是在完全相同的時刻拍攝同樣一位模特兒。使用24-70mm f/4 S,相機設定都是AF-C,拍攝時全程用手指壓著AF-ON鍵,確保兩台相機都是隨時正在做對焦的動作。兩個畫面會有色差是因為兩台相機的白平衡有些不同,但對焦的設定、使用的鏡頭都是一模一樣的。
你可以注意到V2.0的韌體,其實不僅僅是相機會自動辨識眼睛以外,對焦的反應與速度都比V1.03來得快許多。
另外也有一些特色可以從實際拍攝中看得出來:
每一次的對焦反應,都是更新後比更新前的快許多。但也有一個問題,眼睛偵測的距離其實很有限,大概要在主體在畫面中是半身的比例下,相機才有辦法偵測到眼睛。
下面這則影片是上眠Z7更新後的完整版,可以讓各位看到整個觀景窗的運作:
■ 眼部追蹤對焦實拍
剛才是我們使用AF-C拍攝電子觀景窗來看看眼睛對焦的實際的運作方式,現在我們要拍一組照片來看看是不是在連續自動對焦的環境下都能夠準焦。我搭配的鏡頭是24-70mm f/2.8S:
這是以Z7使用9fps連拍的速度拍攝。拍的時候我故意的請模特兒轉圈,而且是朝鏡頭方向遠去,一方面是要考驗對焦系統在人眼、人臉、後腦勺三項連續切換的複雜情況下,是否還能夠保持穩定的對焦。
實際拍攝成果:
這種拍攝方式對於對焦系統是相當大的考驗,首先畫面的亮度並不是非常充足,而且眼睛旁還有頭髮的干擾,而且根據我的經驗,通常物體遠離鏡頭,對焦成功率會比物體靠近鏡頭失敗率來得高。大概是加總了各種困難的情況進去。下面30張照片我們截圖在模特兒眼睛與臉部的部分來放大檢視:
雖然快門速度已經短到1/500s,但畫面仍有一些動態所產生的模糊,請各位別把這種快門速度造成的模糊與對焦跟不上的模糊搞混。
在各種困難的條件夾擊下,小編看大概只有3~4張對焦系統跟不上導致的模糊,但頭髮的部分就會比較讓對焦系統困惑,但從頭到尾都沒有拉風箱的程度,小編個人覺得還滿不錯的。
Q: 戴上墨鏡可以眼部追蹤嗎?
這一直是我想知道的問題,我們剛剛測試,用手遮住眼睛會讓眼部追蹤去抓另外一隻眼,但如果我戴上墨鏡呢?我們來看看實際的運作:
戴上墨鏡也可以啊!這代表什麼呢?我覺得很有可能Z6/Z7辨識得出墨鏡下的眼睛,因為我們剛剛用手遮住的時候,相機是直接去抓另外一隻眼,但戴上墨鏡之後依然可以抓住眼睛,而且它不是去亂猜亂跑,而是抓在眼睛的正確位置上,所以小編覺得Z6/Z7還是能夠辨識墨鏡底下的眼睛。
這次韌體更新的另一大亮點是Z6的暗部自動對焦能力,從原本的-4EV拉到-6EV(在光圈f/2的條件下)。
-4EV是什麼概念?根據維基百科指出,-4EV大約就等於在極光下的亮度,這也是在f/2.0、ISO100的環境下,曝光時間1分鐘的亮度,那我們就可以以此為基準來做換算,大概就是:1/2s f/2 ISO12800。
官方數據指出,Z6可將低光源自動對焦亮度降低至-6EV,環境必須要是在相片模式、AF-S、ISO100、20°C、f/2 鏡頭的環境下。所以我就向代理商借了35mm f/1.8 S鏡頭。
我們辦公室只有一個地方可以做到這種程度,就是我們的攝影棚,把燈全部關掉,只露出門縫的光線,就能達到-4.7EV。實際上用肉眼看大概是這樣的:
桌上有三個公仔你看得見嗎?就算在環境中眼睛已經適應了黑暗,還是只能夠隱隱約約「感覺到」桌上的東西,至於公仔的形狀我是真的完全看不出來。相機的數值我設定1/2s f/2 ISO12800,測光錶給我-0.7EV,所以代表這環境就是-4.7EV。
在Z6的V1.01韌體版本,最低偵測對焦亮度的極限是-4EV,所以遇到-4.7EV的環境,要嘛不是對不到焦,就是對焦可能會非常慢;而V2.00的版本可以到-6EV,到底是可以游刃有餘,還是其實沒什麼差別呢?我們來看看下面的影片:
老實說,影片實在太冗長了,而且什麼都看不到,所以我將每次成功對焦的估略秒數都記下來。不過我兩者並沒有做很科學化的固定次數或固定總時間,就是大概抓一個時間這樣,抄寫的內容如下:
拍攝的時候其實就可以滿明顯的感受到,韌體更新之後的Z6在-4.7EV這種超暗的環境下,合焦的「速度」會明顯優於V1.01的舊版本。平均每次對焦時間為4.3秒,明顯的優於V1.01的10.7秒。
另外,我發現V2.00會有一個問題,就是在這種超暗環境下對焦,就算是合焦了,對焦指示音會先出來,然後綠色的合焦指示會慢一點才出現,所以影片中有些時候框都還是紅色的,好像根本沒對到焦。事實上是我已經聽到合焦音,但還沒等綠色框出現就移動對焦點的位置。
老實說,我覺得-4EV的環境對焦很不實際,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我的眼睛都看不清楚了,要怎麼知道該對哪裡?目前市面上高階機種都是以-4EV的對焦亮度較為普遍,最近相機廠開始朝-6EV(如Canon EOS R、Nikon Z6、Panssonic S1R)的方向邁進。我個人認為很難找到-6EV的環境,要人為做出來當然是可以,但應該是人類視覺無法辨識物體的陰暗程度。我會覺得把-6EV的對焦能力,當作是能夠在陰暗處用更有效率的速度對焦。雖然目前有許多機種都能達到-4EV,但對焦的速度依然都還沒辦法跟光線充足的地方相提並論。
但就算我覺得有些不實際,我還是覺得超可怕的,以前是看得到的地方就對得到,現在是看不到的地方也可以對焦了。
剛剛的環境超暗,我想來試試看一個不會那麼暗的環境。我用Profoto D2把模擬燈關到最小,並且對著牆壁打,下面這張照片是眼睛看到的約略亮度。
相機給我1/40s 1/2 ISO9000,換算下來大約是-0.2EV。理論上應該兩台相機都能夠處理的游刃有餘。我們來看看實際的表現如何:
-0.2EV的環境下,兩台Z6連Low Light的功能都還不需要開啟。對焦的速度都很快。
科技的進步真的很神奇欸...你不要看畫面裡好像很亮,實際肉眼看就是很陰暗的畫面,這種環境下可以很快速的對焦,這在大概幾年前是完全沒辦法的事情,現在可以做到普遍這樣,我們真的很幸福呢。
總結來說,不論是眼部自動對焦的功能或者是對焦的反應與速度都更好;而Z6的極暗部對焦速度也比未更新前更快,兩者都是相當有感的提升,所以請各位擁有Z6/Z7的朋友務必更新韌體啦!更新不用錢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Nikon Z6 V2.00
Nikon Z7 V2.00
在Z7/Z6發表時,我們想依照Nikon過去的慣例,要有眼睛自動追焦大概是要等下一個世代的產品才會出現,沒想到今年5/16,就以「韌體更新」的姿態,將眼睛自動對焦的功能加入了Z6與Z7兩台機身中。而本次韌體更新也將Z6的最低對焦亮度檢測範圍降低至-6EV,這篇文章要帶領各位來看看Z6與Z7的表現。
韌體更新這件事,在過去的數位單眼時代,通常就是某個產品的哪裡出了問題,需要韌體更新來改進;數位單眼的機械功能還是大於電子功能,產品推出差不多就是定了,韌體更新一般是在改一些小錯。更不更新都不會有太大差別的事。但推進到無反相機,電子性能主導了相機的大部分功能,韌體更新的幅度就差很多了,例如對焦能力就經常是現代無反相機更新的重點,又例如相機新增色調等等。
而相機的韌體更新成為一個令人期待的事情,大概是從Fujifilm開始的,他們每次產品韌體更新的程度,都好像是要把前一代的產品拉成最新產品似的,提昇的幅度之大,讓所有粉絲們都感到好像換了一台新的相機。而近期Sony、Canon與Nikon也開始走這個套路,讓韌體更新的幅度非常有感。
- Z6從V1.01更新至V2.00
- Z7從V1.03更新至V2.00
在今年5/16的Z6/Z7韌體更新,Z6/Z7就特地加入了近幾年Sony所帶起來的「眼睛偵測AF」功能,也算是回應廣大的消費者需求,拍人像通常我們就是對焦在眼睛,但如果人物是會移動的,過去使用臉部自動對焦時,側臉時相機可能就會有不知道該對焦在哪的疑慮。所以眼部自動對焦是讓使用者能夠更精確的對焦在眼睛上頭。是相當實用的功能。另外,Z6也把最低對焦偵測亮度,從-4EV降低至-6EV,幾乎是肉眼無法辨識的程度。這篇文章我們就要來看看「眼睛偵測AF」與「-6EV對焦」的實戰性到底如何。
● 眼睛偵測AF
眼睛偵測AF是Z6/Z7從V1.01/V1.03更新到V2.00之後最重要的一個功能。過去Z系列已經有臉部自動對焦,也可以同時執行AF-C,但就是沒有追蹤眼部的功能。韌體更新之後也算是回覆消費者期待,我們來看看更新後與未更新的Z7比較差異。
更新後要使用眼睛偵測AF功能,有幾個設定需要遵守:
- 在拍照模式下
- 對焦模式為AF-S或AF-C
- 選單中的「自動區域AF臉/眼睛偵測」功能開啟
- 對焦範圍必須是最廣的「自動區域AF」
兩台相機是在完全相同的時刻拍攝同樣一位模特兒。使用24-70mm f/4 S,相機設定都是AF-C,拍攝時全程用手指壓著AF-ON鍵,確保兩台相機都是隨時正在做對焦的動作。兩個畫面會有色差是因為兩台相機的白平衡有些不同,但對焦的設定、使用的鏡頭都是一模一樣的。
你可以注意到V2.0的韌體,其實不僅僅是相機會自動辨識眼睛以外,對焦的反應與速度都比V1.03來得快許多。
另外也有一些特色可以從實際拍攝中看得出來:
- 00:06:遮住單隻眼睛之後,對焦點會移至另外一隻眼睛
- 00:08:兩隻眼睛都遮住之後,會變成臉部對焦
- 00:11:轉身的時候,對焦框依然可以抓在後腦勺
- 00:20:畫面突然出現人臉,更新後的對焦反應比未更新的快很多
- 00:29:對焦物體稍遠時,大約是5公尺以外的地方,就無法做眼睛偵測
- 00:45:再次驗證畫面中突然出現人臉,對焦速度會快很多
每一次的對焦反應,都是更新後比更新前的快許多。但也有一個問題,眼睛偵測的距離其實很有限,大概要在主體在畫面中是半身的比例下,相機才有辦法偵測到眼睛。
下面這則影片是上眠Z7更新後的完整版,可以讓各位看到整個觀景窗的運作:
■ 眼部追蹤對焦實拍
剛才是我們使用AF-C拍攝電子觀景窗來看看眼睛對焦的實際的運作方式,現在我們要拍一組照片來看看是不是在連續自動對焦的環境下都能夠準焦。我搭配的鏡頭是24-70mm f/2.8S:
這是以Z7使用9fps連拍的速度拍攝。拍的時候我故意的請模特兒轉圈,而且是朝鏡頭方向遠去,一方面是要考驗對焦系統在人眼、人臉、後腦勺三項連續切換的複雜情況下,是否還能夠保持穩定的對焦。
實際拍攝成果:
這種拍攝方式對於對焦系統是相當大的考驗,首先畫面的亮度並不是非常充足,而且眼睛旁還有頭髮的干擾,而且根據我的經驗,通常物體遠離鏡頭,對焦成功率會比物體靠近鏡頭失敗率來得高。大概是加總了各種困難的情況進去。下面30張照片我們截圖在模特兒眼睛與臉部的部分來放大檢視: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雖然快門速度已經短到1/500s,但畫面仍有一些動態所產生的模糊,請各位別把這種快門速度造成的模糊與對焦跟不上的模糊搞混。
在各種困難的條件夾擊下,小編看大概只有3~4張對焦系統跟不上導致的模糊,但頭髮的部分就會比較讓對焦系統困惑,但從頭到尾都沒有拉風箱的程度,小編個人覺得還滿不錯的。
Q: 戴上墨鏡可以眼部追蹤嗎?
這一直是我想知道的問題,我們剛剛測試,用手遮住眼睛會讓眼部追蹤去抓另外一隻眼,但如果我戴上墨鏡呢?我們來看看實際的運作:
戴上墨鏡也可以啊!這代表什麼呢?我覺得很有可能Z6/Z7辨識得出墨鏡下的眼睛,因為我們剛剛用手遮住的時候,相機是直接去抓另外一隻眼,但戴上墨鏡之後依然可以抓住眼睛,而且它不是去亂猜亂跑,而是抓在眼睛的正確位置上,所以小編覺得Z6/Z7還是能夠辨識墨鏡底下的眼睛。
● 暗部自動對焦提升至-6EV
這次韌體更新的另一大亮點是Z6的暗部自動對焦能力,從原本的-4EV拉到-6EV(在光圈f/2的條件下)。
-4EV是什麼概念?根據維基百科指出,-4EV大約就等於在極光下的亮度,這也是在f/2.0、ISO100的環境下,曝光時間1分鐘的亮度,那我們就可以以此為基準來做換算,大概就是:1/2s f/2 ISO12800。
官方數據指出,Z6可將低光源自動對焦亮度降低至-6EV,環境必須要是在相片模式、AF-S、ISO100、20°C、f/2 鏡頭的環境下。所以我就向代理商借了35mm f/1.8 S鏡頭。
我們辦公室只有一個地方可以做到這種程度,就是我們的攝影棚,把燈全部關掉,只露出門縫的光線,就能達到-4.7EV。實際上用肉眼看大概是這樣的:
桌上有三個公仔你看得見嗎?就算在環境中眼睛已經適應了黑暗,還是只能夠隱隱約約「感覺到」桌上的東西,至於公仔的形狀我是真的完全看不出來。相機的數值我設定1/2s f/2 ISO12800,測光錶給我-0.7EV,所以代表這環境就是-4.7EV。
在Z6的V1.01韌體版本,最低偵測對焦亮度的極限是-4EV,所以遇到-4.7EV的環境,要嘛不是對不到焦,就是對焦可能會非常慢;而V2.00的版本可以到-6EV,到底是可以游刃有餘,還是其實沒什麼差別呢?我們來看看下面的影片:
Z6 V2.00 | Z6 V1.03 |
老實說,影片實在太冗長了,而且什麼都看不到,所以我將每次成功對焦的估略秒數都記下來。不過我兩者並沒有做很科學化的固定次數或固定總時間,就是大概抓一個時間這樣,抄寫的內容如下:
時間 /次數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總計 | 平均 |
V2.00 秒數 | 7 | 3 | 2 | 12 | 2 | 1 | 7 | 4 | 1 | 2 | 4 | 1 | 17 | 3 | 3 | 3 | 70 | 4.3s |
V1.01 秒數 | 13 | 7 | 10 | 15 | 4 | 10 | 4 | 21 | 9 | 14 | 107 | 10.7s |
拍攝的時候其實就可以滿明顯的感受到,韌體更新之後的Z6在-4.7EV這種超暗的環境下,合焦的「速度」會明顯優於V1.01的舊版本。平均每次對焦時間為4.3秒,明顯的優於V1.01的10.7秒。
另外,我發現V2.00會有一個問題,就是在這種超暗環境下對焦,就算是合焦了,對焦指示音會先出來,然後綠色的合焦指示會慢一點才出現,所以影片中有些時候框都還是紅色的,好像根本沒對到焦。事實上是我已經聽到合焦音,但還沒等綠色框出現就移動對焦點的位置。
老實說,我覺得-4EV的環境對焦很不實際,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我的眼睛都看不清楚了,要怎麼知道該對哪裡?目前市面上高階機種都是以-4EV的對焦亮度較為普遍,最近相機廠開始朝-6EV(如Canon EOS R、Nikon Z6、Panssonic S1R)的方向邁進。我個人認為很難找到-6EV的環境,要人為做出來當然是可以,但應該是人類視覺無法辨識物體的陰暗程度。我會覺得把-6EV的對焦能力,當作是能夠在陰暗處用更有效率的速度對焦。雖然目前有許多機種都能達到-4EV,但對焦的速度依然都還沒辦法跟光線充足的地方相提並論。
但就算我覺得有些不實際,我還是覺得超可怕的,以前是看得到的地方就對得到,現在是看不到的地方也可以對焦了。
剛剛的環境超暗,我想來試試看一個不會那麼暗的環境。我用Profoto D2把模擬燈關到最小,並且對著牆壁打,下面這張照片是眼睛看到的約略亮度。
相機給我1/40s 1/2 ISO9000,換算下來大約是-0.2EV。理論上應該兩台相機都能夠處理的游刃有餘。我們來看看實際的表現如何:
Z6 V2.00 | Z6 V1.03 |
-0.2EV的環境下,兩台Z6連Low Light的功能都還不需要開啟。對焦的速度都很快。
科技的進步真的很神奇欸...你不要看畫面裡好像很亮,實際肉眼看就是很陰暗的畫面,這種環境下可以很快速的對焦,這在大概幾年前是完全沒辦法的事情,現在可以做到普遍這樣,我們真的很幸福呢。
總結來說,不論是眼部自動對焦的功能或者是對焦的反應與速度都更好;而Z6的極暗部對焦速度也比未更新前更快,兩者都是相當有感的提升,所以請各位擁有Z6/Z7的朋友務必更新韌體啦!更新不用錢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Nikon Z6 V2.00
Nikon Z7 V2.00
ki_min wrote:
Nikon Z7/Z...(恕刪)
頭香~~~
Nikon終於願意突破自己的常規了。
更新後拍人的確方便了很多!
更新的功能很實用 ~~ 就差 85 F1.8S 還沒出來了
偵測距離長短愚以爲并不是特別重要的差距了,5公尺的距離即使85 1.4全開光圈,就算使用面容偵測應該也能有足夠的景深,可以保證清晰程度了
感覺A6400/A9的Real Time Tracking 眼部追焦仍是比較強,在高速移動時sony的追蹤能力似乎仍較高。
但也很高興看到nikon的大進步,希望可以看到Z6/Z7新的眼部對焦和sony新的實時眼部追焦的比較。
但也很高興看到nikon的大進步,希望可以看到Z6/Z7新的眼部對焦和sony新的實時眼部追焦的比較。
終於有人說出實話,-6EV的對焦並不實用,而且還要配合大光圈的鏡頭,這只是帳面上數字的好看。nikon只更新軟體就能降2EV,因為要多次取樣,所以速度變慢了。倒不如正常亮度,對焦快又準較實際。
anderw1234 wrote:
終於有人說出實話,...(恕刪)
有嗎? 另外一個廠牌用戶說-6很猛很猛很實用 捧上天
本身是Z6用戶 上市第一天就買的那種
更新之後暗部對焦有比較快一些
眼對焦在一般靜態下頗好用
比較動態的話我覺得就算了
眼對焦很誠實 在很暗還是可抓得到眼睛,但對不到焦(他會顯示眼睛的框框 但抱歉 對不到焦)
其他家我不敢說(沒用過)
但現階段來說 比較動態拍攝(被攝物不可預期的移動)
隨便拿D750出來都完勝,更不用說加上低光源的時候
無反遇到低光變成智障
當然有方法 像是把ISO拉高(他螢幕顯示會變亮 對焦會變快
但是都還是比D750這種單眼慢得多了
好處是低光它可以LV顯示你可以自己確認有沒有對到焦(或手動對焦)
單眼你眼睛看不太到但是可以對到焦
不過這都是很極端的使用 一般人見到-3EV情況應不多或說根本沒有機會拍到
更新之後暗部對焦有比較快一些
眼對焦在一般靜態下頗好用
比較動態的話我覺得就算了
眼對焦很誠實 在很暗還是可抓得到眼睛,但對不到焦(他會顯示眼睛的框框 但抱歉 對不到焦)
其他家我不敢說(沒用過)
但現階段來說 比較動態拍攝(被攝物不可預期的移動)
隨便拿D750出來都完勝,更不用說加上低光源的時候
無反遇到低光變成智障
當然有方法 像是把ISO拉高(他螢幕顯示會變亮 對焦會變快
但是都還是比D750這種單眼慢得多了
好處是低光它可以LV顯示你可以自己確認有沒有對到焦(或手動對焦)
單眼你眼睛看不太到但是可以對到焦
不過這都是很極端的使用 一般人見到-3EV情況應不多或說根本沒有機會拍到
論壇依然是索粉 酸盡天下的情況
能更暗對焦有何不好?
sony目前暗部對焦就是比較差,但它有其他強項
何必生硬的說暗部對焦不重要呢?
Z系列能只靠更新韌體就有兩大進步
真的不簡單,難道之前是封印住?
這文章讓人看到NIKON用心的進步
能更暗對焦有何不好?
sony目前暗部對焦就是比較差,但它有其他強項
何必生硬的說暗部對焦不重要呢?
Z系列能只靠更新韌體就有兩大進步
真的不簡單,難道之前是封印住?
這文章讓人看到NIKON用心的進步
每次看到Z系列的進步就覺得太開心了
好期待自己存夠錢然後捧他們回家的那一天> <
好期待自己存夠錢然後捧他們回家的那一天> <
以下文章來自: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8&t=5813729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